找到相关内容96篇,用时9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道德探微

    无边无际的空间,无始无终的时间,无量无数的众生,悉依因果法则而生而有,而变而灭,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宇宙。   2、人生观 佛教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、价值及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根本见解。俗话说“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”,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不同,因而对人生的看法也各有差异。下面分三方面来谈佛家的人生观:   (1)人生的究竟。佛教认为,生命的奥秘和根本是...

    黄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3950812.html
  • 研究禅宗与诗歌关系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

    】,这就与柳宗元的看法相近了。唐宋时代的许多文人都曾和僧侣交好,都不同程度地亲近佛教,重要的原因就是赞赏佛教人生观的通达、超脱,不受名缰利索的束缚。如白居易,是唐代诗坛“新乐府运动”的主将,他主张“...老修养有关系。就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看,后来的一些著名作家,从宋代的“三苏”(苏洵、苏轼、苏辙)、王安石到清代的龚自珍、谭嗣同,都从一定方面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过佛教的影响,其人生观往往从佛说得到有益滋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1353397.html
  • 台湾佛教掠影

    佛学方面的问题,比如佛教人生观,理想佛教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等,但我们谈得最多的是有关中国大陆人的佛教情况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台湾有佛教信仰的大学生,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愉快的大学生活,使这些年轻人...  台湾佛教掠影   留学期间,曾多次亲近来斯里兰卡参学的台湾法师,他们的言止谈吐,精神面貌,佛教知识和修持,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,他们描绘的台湾佛教自身建设,僧人的素质和修持,寺院管理和人间佛教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5056414.html
  • 峨眉山道场大放光芒

    ,不恋形骸。孔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也。”孟子曰:“杀身成仁,舍生取义。”正以其不畏死,不贪生,为了进德,为了人民,与我佛家的“利乐有情”、“普度众生”实无差异。但也有不尽然者,佛教人生观强调主体自觉...峨眉山道场大放光芒  重庆中梁山华岩寺释心月  峨眉山道场的缘起  峨眉山的佛教,有一千多年历史,是普贤菩萨道场,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,由于历代皇帝多崇奉佛教,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的扩充修建,使...

    释心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11762817.html
  • 弥勒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意义

    理论 “ 四谛” 中的第一谛就是“ 苦” ,因此“ 苦” 是佛教人生观的前提,也是佛教全部教义的出发点,其最高目标就是要抛弃痛苦...弥勒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意义   作者:何劲松   在中国佛教史上,弥勒的影响尤为显著。从现存的佛教遗迹可以看出,有关弥勒的内容不胜枚举。如弥勒菩萨与弥勒佛的单身金铜造像与石窟中的雕塑和绘画都...

    何劲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666809.html
  • 遍老佛学思想管窥

    老对处于考察期的预备出家的“沙弥”“沙弥尼”的修养希望。总之,这三句诗,表明了遍老的佛教徒修养观。  三、遍老的佛教人生观  ——“龙马行踪”  古德云:人生如白驹过隙。意即是说:人生变化无常的速度,...飞奔,转瞬即逝,非常短暂。然而,人生虽然短暂,佛教徒更应积极地珍惜人生,觉悟人生,奉献人生,绝不践踏人生。遍老的一句“龙马行踪”,正好表现了佛教积极的人生观。  四遍老的世界观  ——“如幻如化,...

    宗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3971669.html
  • 佛教死亡理论的建构——《佛说死亡: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》评介

    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等多种资料,既反映出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,又为我们了解死亡观与本体论、知识论、伦理学的联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。   总之,佛教的死亡观既是对佛教人生观的历史性总结,又对当前的终极关怀理论提供...  佛教死亡理论的建构——《佛说死亡: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》评介   宇恒伟 李利安   (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,陕西 西安 710069)   摘 要:佛教的死亡观集中反映了死亡学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674946.html
  • 佛教道德哲学基础

    的空间,无始无终的时间,无量无数的众生,悉依因果法则而生而有,而变而灭,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宇宙。   二、人生观   佛教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、价值及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根本见解。俗话说:“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”,由于各人的经历和环境感受不同,因而对人生的看法也各有差异。下面分三方面来谈佛家的人生观:   (1)人生的究竟。佛教认为,生命的奥秘和根本是阿赖耶识。阿赖耶意为无没,它自六道而来...

    耿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5080806.html
  • 修习净性,趣生善道——读《居家八法经》

    不得苦及其根源之五取蕴苦,告知世人人间一切毕竟是苦。苦谛为四谛之首,也是佛教人生观的基础。苦谛可追溯于贪著、嗔恨、愚痴三个根本原因,集谛以十二因缘为根本,探究了贪、嗔、痴三毒火的性质,指出了有漏皆苦的...,须多多结交能解忧苦、生喜乐的良师益友,以增饶益。此外,要善于理财,收支平衡,出入有数,合理生活,既不乱花钱财而后继无着,亦不吝啬成性如饿死狗,不奢不吝。   长久以来不少人对佛教的印象,总认为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4583424.html
  • 曹寅的佛教思想

      曹寅的佛教思想   从对佛教思想的接受来看,曹寅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,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对待佛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,总的来说,呈现由弱趋强之势。   第一阶段是他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,从其出生之年(1658)起到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其父曹玺在江宁逝世。在这一段时间里,曹寅的思想是以儒为主,以佛为辅的。曹寅虽自童年时期便己接触佛教,其母孙氏奉佛甚谨,曾将其“寄名浮图氏,”并让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986379.html